中切牙间隙
对于正处于患牙时期的小朋友,他们的家长会发现孩子的上门牙会出现间隙,有些较大的间隙严重影响儿童的面部美观,导致许多家长会非常焦虑,来正畸科咨询时也十分关心该间隙是否能关闭。那么上门牙间隙为什么会产生,其是否需要进行正畸治疗,就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
上门牙间隙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3种。
1. 正常中切牙间隙(5~8岁)
正常乳牙的根方存在恒牙胚,恒牙胚将会不断向上生长形成恒牙,乳牙脱落,恒牙萌出代替乳牙的过程,即为替牙期。牙的替换是有一定顺序的,中切牙一般先于侧切牙萌出。
所谓替牙期的暂时性错牙合,是替牙期间儿童颌骨较牙的生长发育相对滞后,牙列处于相对拥挤的状况,导致侧切牙牙胚萌出时挤压中切牙牙根所致,口内呈现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现象(如图1)。
此类情况间隙一般<3mm,无需特殊处理,待侧切牙萌出,颌骨生长发育完成后,该间隙会自行消失。
(图1)
2. 多生牙导致的牙间隙(异常)
如中切牙之间出现多生牙,多生牙会占据一定的空间,从而导致两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如图2、3红色箭头所示)该诊断需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多生牙萌出(如图4),口内检查也可得出诊断。
该原因导致的间隙宽度一般>5mm,两中切牙之间多生牙会因占据了牙弓间隙而影响正常恒牙的萌出从而造成牙列拥挤,需要及时拔除,正畸治疗。
(图2) (图3)
(图4)
3. 唇系带附着异常导致的间隙
婴幼儿时,唇系带较宽且负力低,随着牙齿的陆续萌出及牙槽嵴高度的不断增加,唇系带纤维束便逐渐萎缩而变薄变窄。通常10~12岁时,上唇系带附丽点已退缩至中切牙间龈缘上方约3mm处。若此时上唇系带纤维束仍未萎缩,系带附丽还在牙槽嵴顶附近,则会使上颌中切牙之间出现间隙。(如图5所示)
我们可以通过如图6所示几种现象判断上唇系带是否过长。
该原因导致的间隙宽度一般>3mm,如有类似情况,则需前往口腔科就诊。
(图5)
(图6)
以上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